相較於其他設計品牌,Marymond的理念與構想其實是溫暖卻哀傷的。由創辦人Yoon Hong Jo於五年前成立,創辦人在大學時期到訪位於京畿道的「House of Sharing」,一間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。原先的他,對於慰安婦這個名詞其實覺得離自己很遙遠,但在當日看見當時的舊照、聽見親身分享後,感到相當沉重與悲憤,因此決定要付出實質行動,為受害者們做些什麼。
(圖片來源ssong294、mingyeong16)
(圖片來源jayoon_0617)
因此,該品牌的銷售所得,50%以上皆回饋於二戰時期,被日軍強抓做慰安婦的韓國女性們的晚年生活。(抱歉,我認為慰安婦這個名詞還是有些殘忍,後面的部分將以受害者作為替代名詞,敬請見諒。)這些女性在軍營中飽受不平等的虐待,即使倖存返鄉仍長年遭受精神、心靈上的疾病與折磨。因此,韓國的政府機構,著手安排現今年事已高的受害者奶奶們,接受園藝、壓花、手作等心理治療。
(以上圖片皆取自themarymond)
即便成立公益品牌幾乎可以說是門無利可圖的生意,但Marymond認為葬送在野蠻歷史的那些故事,都值得被記載,抱持著「以盛開的花朵象徵找回受害者的尊嚴,無論遇到何種困境與失敗,妳永遠是珍貴且美麗的。」這樣的理念,而營運著的公益品牌。
(圖片來源themarymond)
將受害者奶奶們在療程中的的花卉作品,改造成各種公益商品。透過綻放的鮮豔花卉,與時下流行的美妝、服飾、居家雜貨品牌合作,吸引更多年輕世代的目光,希望藉此能有更多來自社會的力量,一同給予關懷,並關注那段無法抹滅的歷史。
(圖片來源marymond_style、themarymond、chaen.l、marymond_style)
(圖片來源marymond_style、themarymond)
奶奶們的作品有些質樸內斂、有些多彩活潑,彷彿都是訴說著她們內心曾是少女時的美好模樣,像是Miss A的秀智、新生代大勢演員朴寶劍,也都曾在公開場合多次著用Marymond的手機殼和T-shirt,表達對該議題的關注。
(圖片來源bae_suzy、themarymond)
在台灣也有這樣幫助受者的人權機構,若看見這篇文章的你和妳,也想關懷遭受到同等對待的受害者奶奶們,也可以直接造訪由台灣婦援會所成立的「阿嬤家-和平與女性人權館」,給予實質上的幫助喔。
Marymond 官網 阿嬤家-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官網